觥gōng,是一种高级别的动物样式的盛酒器,到现在为止它真正的器物名称仍不可知,“觥”为宋人的命名。
青铜觥流行时间非常短,从商代晚期前段到西周早期。目前见于著录的不过六十余件。
这件青铜觥,目测高21厘米左右、长22厘米左右,整体形似蹲兽,分为觥盖与觥身两部分。
觥身曲口宽流槽、椭圆体、高圈足,后部有半环形鋬。
器身前方和两侧中部各有一道扉棱,分为颈、腹、足三段。后部圈足处亦有一小段扉棱。
颈部饰一对夔龙和一对小鸟,分布两侧。
流槽下部为夔龙。夔龙的上唇如大象长鼻一般向下翻卷,下唇弯曲前伸。
后部为小鸟,勾喙卷尾。
腹部饰四组大兽面,以三道扉棱和后部的鋬为中轴,突目竖角、獠牙咧嘴。
圈足饰八条夔龙,以扉棱为中心,两两相对。
半环形鋬上饰竖耳兽首,另有***线纹饰。
觥盖前端为龙头形,圆柱形龙角高耸,钩眉凸睛,阔嘴紧抿,耳向两旁斜伸。
龙头与流槽下方的兽面处于一条垂直线上。
盖脊中间起一道扉棱,末端勾起。两侧各饰一条夔龙,张口拱体尾上卷。觥盖后部饰大虎面,阔面鼓睛,钩眉竖耳。
除觥盖的龙头虎面之外,通体以纤细的云雷纹铺地。
觥盖内有“天鼋yuán”二字铭文,器内有“天鼋犬”铭文。
也有的释为“天黽mǐn”。
据报道,此觥曾被犯罪分子几经倒手***,最终在上海被追回。
这件文物时间是商代晚期,山西***机关移交,藏于山西青铜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