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收藏网

首页 » 正文内容 » 乡村社会学_20522

乡村社会学_20522

时间:2023-03-20 03:56:12  热度:0°C
2020 4 10 厦门电大 1 乡村社会学 2020 4 10 厦门电大 2 第一章绪论 教学重点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意义乡村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2020 4 10 厦门电大 3 第一节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一 社会学和乡村社会学的涵义及学科发展 一 乡村社会学的涵义社会学的涵义 从社会整体出发 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社会科学 特点 整体性 综合性 应用性乡村社会学的涵义 以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 本书中的乡村特指城市以外的人类聚居区域 2020 4 10 厦门电大 4 第一节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一 社会学和乡村社会学的涵义及学科发展 一 乡村社会学的涵义农村 农业 农民的概念 农业是个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 包括农林牧副渔农民是从事广义农业 以农为生的劳动者 农村或乡村是由众多农民家庭聚居而成的社区 农民被看作是乡村社会活动的主体 农业是农民谋求生存和进行交往的手段 乡村是农民及其家庭成员从事*** 经济 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是他们从事共同生活的社区 2020 4 10 厦门电大 5 第一节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二 乡村社会学的产生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的美国1894 1895芝加哥大学的亨德森教授以 美国乡村生活的社会环境 开设课程 被视为乡村社会学的开端1915年威斯康星大学加尔平教授 一个农业社区的*** 的研究报告 被认为是首创的 合乎科学的系统的乡村社会学研究 2020 4 10 厦门电大 6 第一节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三 乡村社会学的发展美国 研究农业社会学二战后在欧洲有很大的发展 1964年第一届乡村社会学世界大会在亚洲 日本是最早参与的国家之一 2020 4 10 厦门电大 7 第一节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二 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一 研究对象乡村居民的社会生活 乡村社会关系 乡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 二 基本内容乡村社会 乡村居民 乡村社会群体 乡村社会*** 乡村社区 乡村生活方式 乡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乡村社会问题 控制 保障 乡村现代化 2020 4 10 厦门电大 8 第一节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三 乡村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 乡村社会学与农村经济学的关系农村经济学是研究乡村中的人们的经济活动 经济关系及乡村经济发展的学科 区别 农村经济学以乡村经济过程为中心展开研究 乡村社会学研究整个乡村社会 不只研究经济现象 也研究*** 婚姻等 联系 经济活动是乡村社会主要内容 基础 2020 4 10 厦门电大 9 第一节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三 乡村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二 乡村社会学与农业推广学的关系农业推广学 优良事物的推广 传播及接受过程的科学 联系 农业推广必须借助社会学的研究 也能丰富对乡村社会的认识 发展乡村社会学区别 农业推广是新技术 品种的推广与被接受 研究的是乡村社会过程的一个方面 农业推广具有应用性 乡村社会学偏重理论性概括 2020 4 10 厦门电大 10 第一节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三 乡村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三 乡村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联系 乡村城市化互相补充 2020 4 10 厦门电大 11 第一节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四 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 一 认识乡村社会的发展规律 为科学规划乡村发展服务 二 调查和分析乡村社会问题 为制定正确的乡村政策提供参考 三 推进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020 4 10 厦门电大 12 第二节中国的乡村社会学 一 1949年以前我国乡村社会学发展状况 一 乡村社会学在高等学校的发展1899年美国公理会牧师明恩溥 中国乡村生活 一个社会学的研究 这是在我国最早的乡村社会学研究 20世纪20年代初 上海沪江大学葛学溥指导学生调查 1925年出版 华南乡村生活 这是学院系统进行乡村生活社会调查的开始中国学者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研究并教学 最著名的是杨开道 1929年出版 农村社会学 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社会学诞生的标志 李景汉1929年出版 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是我国学者最早关于乡村家庭的调查报告吴文藻 从方法和理论做出突出贡献 ***学生实施 社会学中国化运动 费孝通及其同事 在实际研究并作出理论性总结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乡土中国 达到对我国乡村社会教学社会学理论分析的最高水平 2020 4 10 厦门电大 13 第二节中国的乡村社会学 一 1949年以前我国乡村社会学发展状况 二 乡村建设运动20世纪20 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 以建设和复兴中国乡村和解决乡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晏阳初开展以平民教育为基础的乡村建设运动李景汉的 定县社会状况调查 是我国第一例在一个县的行政区域作的全面细致的调查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 办村学 乡学 成立乡村建设研究院 2020 4 10 厦门电大 14 第二节中国的乡村社会学 二 中国***的乡村社会调查与分析 一 中国***的乡村社会调查***的的乡村调查张闻天的 米脂县杨家沟调查 二 中国***乡村研究的主要社会成果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乡村社会的性质2 对中国社会的阶级 阶层作了具体分析3 丰富了社会调查方法 2020 4 10 厦门电大 15 第二节中国的乡村社会学 三 我国乡村社会学的恢复与发展 一 社会学在我国的恢复及乡村社会学的发展 二 现阶段我国乡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1 农民的分化2 农民的社会流动3 乡村基层***4 乡村的家族问题5 乡村的婚姻和家庭问题6 农民生活方式问题7 乡村贫困问题8 农民利益的保护问题9 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10 乡村城市化问题 2020 4 10 厦门电大 16 第二章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 教学重点乡村社会的特点 结构当代中国农民的特征社会化的必要性 内容乡村居民社会化的特点 2020 4 10 厦门电大 17 第一节乡村社会 一 乡村社会的涵义与特点 一 涵义 人们以农业活动为主 并以此为基础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二 特点 1 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 农民是主要的职业群体3 家庭是生活的单元4 质朴的文化 务实 坦诚 朴素 自然 封闭文化的特征 人类共同生活的产物 全体成员共同享有 后天学得 是社会遗产 具有多样性 2020 4 10 厦门电大 18 第一节乡村社会 二 乡村社会的结构 一 社会结构的涵义 广义 社会个基本活动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状态 狭义 各社会群体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基本的关系状态 二 乡村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包括 产业 职业 消费结构等 职业结构是社会劳动分工而形成的诸职业之间的关系格局 传统以农民为主体的职业结构 发达地区以工人为主要群体 兼业群体的出现 单一向复杂结构变化 2020 4 10 厦门电大 19 第一节乡村社会 二 乡村社会的结构 三 乡村的***结构是因***分配而形成的各***群体之间的关系状态 封建社会 皇权 绅权 族权***后 县 乡 村***结构***开放以来 ***精英 经济精英 社会精英 2020 4 10 厦门电大 20 第一节乡村社会 二 乡村社会的结构 四 乡村的社会关系结构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 反映着社会交往的双方相互的***和义务 血缘和婚姻关系 地缘关系及业缘关系是主要类型 交织形成乡村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结构 小农经济 家族式结构 ***后 互利合作型日常生活领域 亲属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差序格局 2020 4 10 厦门电大 21 第二节乡村居民 一 乡村人口与乡村居民的涵义 一 乡村人口人口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组成的群体 乡村人口是居住 生活于乡村区域的人口 是该乡村区域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二 乡村居民的涵义与构成1 涵义 以乡村为居住地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人 2 构成 自然属性 职业 居住地和居住时间 2020 4 10 厦门电大 22 第二节乡村居民 二 乡村社会成员和农民 一 乡村社会成员是指组成乡村社会并参加乡村社会活动的人员乡村居民从居住形态 户籍的角度来看待 考虑的是居住方式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活动乡村社会成员从乡村社会的角度来看待 放在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会关系体系中来考察 主要社会成员 次要社会成员 二 农民是乡村社会成员的主体以农业为主要职业活动 劳动时间 劳动成果 2020 4 10 厦门电大 23 第二节乡村居民 三 中国农村的特征 一 我国传统农民的特征及其变化1 传统农民的性格特征 言心哲 农民的心理特点 守旧 迷信 极端的个人或家族主义 情感颇厚易受人指使 节俭 多疑 正直诚实 文崇一 重权威 保守 依赖 礼让 谨慎 勤俭 忍耐和安分 原因 小农经济 长期聚族而居 狭小的生活空间 2020 4 10 厦门电大 24 第二节乡村居民 三 中国农村的特征 一 我国传统农民的特征及其变化2 中国农民的变化***社会化 集体化 乡村工业化家族主义有所改变革新意识明显增强利益观发生变化眼界扩大 2020 4 10 厦门电大 25 第二节乡村居民 三 中国农村的特征 二 当代中国农民的基本特征1 以农业为主业的劳动群体2 利义杂糅的价值观念3 多元化的思想 价值观念4 ***意识 2020 4 10 厦门电大 26 第三节乡村居民的社会化 一 个人社会化的涵义与必要性 一 个人社会化的涵义个人社会化 个人学习群体经验和社会行为规范 增加自己的社会性 以适应群体和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 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是当一个人取得基本的社会成员资格后继续学习社会的知识 经验和文化的过程 2020 4 10 厦门电大 27 第三节乡村居民的社会化 一 个人社会化的涵义与必要性 二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性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延续和进步的需要 2020 4 10 厦门电大 28 第三节乡村居民的社会化 二 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一 学习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 二 学习社会规范 三 确定人生目标 四 培养社会角色个人社会化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反映***和义务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 影响因素 由于复式角色导致角色紧张 由于角色众多导致角色冲突 2020 4 10 厦门电大 29 第三节乡村居民的社会化 三 乡村居民社会化的历程与特点 一 乡村居民社会化的历程人生历程中的施教者 家庭 儿童游戏群体 学校 邻里 生产劳动群体 大众传播 ******等 二 乡村居民社会化的特点1 面对面交往是社会化的重要方式2 家庭 邻里是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3 模仿和亲身经验是重要方式4 社会化的模式不断变化 2020 4 10 厦门电大 30 第三章乡村初级社会群体 教学重点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及功能乡村家庭的结构与功能家族和邻里的功能 2020 4 10 厦门电大 31 第一节乡村社会群体 一 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一 涵义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 由特定的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 二 特征社会性规范性经常性和持续性具有较强的归属感 2020 4 10 厦门电大 32 第一节乡村社会群体 一 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一 涵义是指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 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 如家庭 邻里朋友群体等 二 特征规模小非正式控制浓厚的感***彩成员表现了全部人格满足成员需求放在首位 2020 4 10 厦门电大 33 第一节乡村社会群体 一 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三 功能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满足人们的情感和其他方面的需要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 2020 4 10 厦门电大 34 第二节乡村家庭 一 家庭的涵义与特点 一 涵义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 包括夫妻 亲子 兄弟姐妹 婆媳 祖孙 及其他家庭关系 二 特点目标一致 内聚力强满足成员多方面的需要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 以爱为前提 2020 4 10 厦门电大 35 第二节乡村家庭 二 乡村家庭的结构与类型家庭结构指家庭成员的组成形式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状态 多少人 哪些人 哪种模式类型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 2020 4 10 厦门电大 36 第二节乡村家庭二 乡村家庭的特点与功能 一 特点 人口较多功能较多较强经济功能有特点 二 功能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消费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 2020 4 10 厦门电大 37 第二节乡村家庭 四 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规模趋于小型化和外延化关系趋于权威化和两重化素质趋于现实化和层次化功能趋于扩大化和效率化 2020 4 10 厦门电大 38 第三节乡村家族与邻里 一 家族的涵义 特点与功能 一 涵义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由父系亲族社会关系结合而成的一种社会群体 二 特点是一种历史现象与人们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有关举办公益 但主要是守旧 落后 2020 4 10 厦门电大 39 第三节乡村家族与邻里 三 家族的功能 积极作用 有助于成员学习规范培养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有助于个体的社会化 消极作用 冲击了党政基层***干扰乡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乡村法制建设进程延缓传统婚姻家庭模式向现代化社会转变干扰计划生育和殡葬***工作禁锢人的人性的***全面发展 2020 4 10 厦门电大 40 第三节乡村家族与邻里 二 邻里的涵义 特点与功能 一 涵义是以住处为基础 以地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相互交往的初级社会群体 二 特点彼此之间关系密切生产和生活相互守望 共同生活以相互信任建立和维系关系关系变动而非固定 2020 4 10 厦门电大 41 第三节乡村家族与邻里 二 邻里的涵义 特点与功能 三 功能生活上互相帮助和服务生产上互相帮助互相交流感情人际间相互影响促进人的社会化调节矛盾和***有利于社会治安 2020 4 10 厦门电大 42 第四章乡村社会*** 教学重点社会***的构成要素 功能社会***的管理 2020 4 10 厦门电大 43 第四章乡村社会*** 第一节社会***一 社会***的涵义 构成要素和管理概述 一 涵义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 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 有计划地联合起来的次级社会群体 二 构成要素一定数量的成员特定的目标相对规范的***规程职责 ***的分层体系一定的物质设备 2020 4 10 厦门电大 44 第四章乡村社会*** 第一节社会***一 社会***的涵义 构成要素和管理概述 三 社会***的管理家长制及其特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理论韦伯的科层制理论行为科学和当代管理理论 ***高度集中凭个人经验管理随意性 缺乏科学性缺乏严格的办事规则 是关于社会***内部职位分层 ***分等 分科设层 各司其职的***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2020 4 10 厦门电大 45 第四章乡村社会*** 第一节社会***二 乡村社会***的涵义和基本类型乡村社会***是乡村居民有计划组合起来的 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 追求特定的社会目标的次级社会群体 1 乡村经济***2 乡村******和******3 乡村自治***4 乡村群众性社会团体5 乡村教育***6 乡村文体和科技***7 乡村医疗卫生和福利*** 2020 4 10 厦门电大 46 第四章乡村社会*** 第二节社会经济***一 我国乡村经济***的历史变迁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化***和高级社的普遍化人民公社 2020 4 10 厦门电大 47 第四章乡村社会*** 第二节社会经济***一 我国乡村经济***的历史变迁人民公社特点 规模大 ***所有 队为基础 的***结构综合性强以家庭为细胞 以地缘为纽带问题 扭曲了***中的角色关系扭曲了***中的利益和责任关系片面追求***效应 忽视农民现实需要和物质利益 2020 4 10 厦门电大 48 第四章乡村社会*** 第二节社会经济***二 ***开放以来乡村经济***的发展及其突出问题 一 双层经营的社区经济***的创立与发育集体经济实力薄弱 ***发育不足 功能较弱 为农户的生产支持服务不足 二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家长制 家族化管理问题 2020 4 10 厦门电大 49 第四章乡村社会*** 第三节乡村基层******和村民自治***一 乡村基层******乡镇党委是乡镇各种***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乡村基层的地方国家***机关 乡镇人民政府是乡村基层******的主体 特点 地域性******科层制的正式***基础性的国家****** 2020 4 10 厦门电大 50 第四章乡村社会*** 第三节乡村基层******和村民自治***二 村民自治*** 村民委员会 一 村民委员会的产生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法 二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特点性质 是村民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特点 群众性自治性基层性地域性广泛性 2020 4 10 厦门电大 51 第四章乡村社会*** 第三节乡村基层******和村民自治***二 村民自治*** 村民委员会 三 村民委员会的***结构和主要职能***结构 村民会议 村委会成员 村民小组和个工作委员会职责 村民会议职责村民委员会职责 2020 4 10 厦门电大 52 第四章乡村社会*** 第三节乡村基层******和村民自治***二 村民自治*** 村民委员会 四 村民委员会与相关***的关系及其发展中的问题1 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2 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导 帮助 支持 2020 4 10 厦门电大 53 第五章乡村社区 教学重点 社区的构成要素乡村社区的特征和类型集镇的作用和特点乡村城镇化的必然性和实现途径 2020 4 10 厦门电大 54 第五章乡村社区 第一节社区概述一 社区的涵义和基本特征涵义 是指有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 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 特征 是一个社会实体具有多种功能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以聚落为依托是发展变化的 2020 4 10 厦门电大 55 第五章乡村社区 第一节社区概述二 社区的构成要素一定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一定的管理机构自己的社区文化一定的社区意识 2020 4 10 厦门电大 56 第五章乡村社区 第一节社区概述三 社区与社会及社会群体 社会***的关系 一 社区与社会的区别与联系从范围看 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从内容上看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是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社会实体 二 社区与社会
温馨提示:
1. 文档收藏网仅展示《乡村社会学_20522》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文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doc.bogoing.com/doc/2af7bb37476dbc26.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