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收藏网

浙江省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高中历史 专题四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

时间:2023-03-20 03:56:33  热度:0°C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 变迁的背景 时代和社会的剧变 ***战争 辛亥*** 共和国建立 ***开放 探究1 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二 变迁的内容 衣 食 住 行 习俗等 防寒保暖 遮羞 装饰美观 时代特征 一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探究2 服饰有何作用 商周时代的服饰 主要是上身穿 衣 衣领开向右边 下身穿 裳 裳就是裙 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 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 韍f 用来遮蔽膝盖 所以又叫做 蔽膝 古代服饰沿革 请您欣赏 秦汉时代 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 也就是将***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 秦朝统治时间甚短 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 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汉朝的衣服 主要的有袍 襜褕ch ny 直身的单衣 襦 短衣 裙 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 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 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 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 粗布做的短衣 隋唐服饰 宋朝服饰 元朝服饰 明朝服饰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 清代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 尤其是服装文化 也是在进入中原后 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 从古代到近代 中国服饰发生的变化趋势 由拘谨 保守 呆板 等级森严向美观 适体 方便 平民化转变 1 中国近现代男子服饰的变化 长袍马褂 西服 中山装 探究3 仔细观察图片及课文相关内容 说说我国近现代的男女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别反映了哪些时代特征 2 中国近现代女子服饰的变化 晚清旗袍 改良旗袍 列宁装和连衣裙 当代时装 ***时期 晚清服装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长袍马褂到西装 中山装宽松旗袍到合身旗袍 中式与西式 传统与现代并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世纪70年代全家福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列宁装***装绿军装 ***色彩强烈 风格单一 ***自主巩固*** 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 异彩纷呈 美观大方彰显个性 ***思想***开放 传统服饰的现代演绎 请您欣赏 二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 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菜系 四大菜系原因 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 也与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 资源特产 风俗习惯紧密相连 2 西餐的传入原因和时间 1840年***战争后 随着西方***批来华 把西餐技术带入中国中西餐的区别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鲁菜简介 鲁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 其特点是清香 鲜嫩 味纯而著名 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 清汤色清而鲜 奶汤色白而醇 济南菜擅长爆 烧 炸 炒其著名品种有 糖醋黄河鲤鱼 九转大肠 汤爆双脆 烧海螺 烧蛎蝗 烤大虾 清汤燕窝 等 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而驰名 口味以鲜为主 偏重清淡 其著名品种有 干蒸加吉鱼 油爆海螺 等 淮扬菜简介 淮扬菜以沿江 沿淮 徽洲三地区的地方菜为代表构成的 其特点是选料朴实 讲究火功 重油重色 味道醇厚 保持原汁原味 淮扬菜以烹制山野海味而闻名 早在南宋时 沙地马蹄鳖雪中牛尾狐 就是那时的著名菜肴了 其烹调方法擅长于烧 焖 炖 著名的菜肴品种有 符离集烧鸡 火腿炖甲鱼 腌鲜桂鱼 等 川菜简介 川菜以四川成都 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 重视选料 讲究规格 分色配菜主次分明 鲜艳协调 其特点是酸 甜 麻 辣香 油重 味浓 注重调味 离不开三椒 即辣椒 胡椒 花椒 和鲜姜 以辣 酸 麻脍炙人口 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 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 享有 一菜一味 百菜百味 的美誉 粤菜简介 粤菜是以广州 潮州 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而形成的 菜的原料较广 花色繁多 形态新颖 善于变化 讲究鲜 嫩 爽 滑 一般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浓醇 调味有所谓五滋 香 松 臭 肥 浓 六味 酸 甜 苦 咸 辣 鲜 之别 你认得他们吗 它们并非中国本土食物 四合院 传统建筑 新式住宅 下图最可能拍摄于哪一地区 李鸿章故居 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 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这组图片 反映中国近现代以来住宅变化怎样的特征 居室建筑的演进 三 居室建筑的演变 1 原因 主要是外国人增多 外来文化的影响2 演进过程 传统住宅 北京四合院 中西合璧 上海的石库门 完全欧化 花园 别墅 公寓 3 特点 演进突出表现在城市的上层和富贵人家 贫苦人民没有多大变化 北京四合院 上海石库门 现代居室 四 习俗风尚的变化 1 背景 近代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不仅仅在***上 经济上发生着巨大变革 连习俗与风尚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移风易俗成为时代潮流 老式婚礼用品 1919年 五四 运动前 中国人结婚崇尚红色 新人是绝对不允许穿白色衣服的 30年代婚纱在上海率先流行 新娘穿白色婚纱 新郎穿黑色礼服 特点是有傧相 双方父母及证婚人一起拍 地点为教堂 40年代 地点从教堂转移到照相馆 也只有新娘与新郎2人了 50年代到70年代 在那个阶级*** ***挂帅的年代 结婚照都是这个形式 上个世纪80年代 又穿上了婚纱 在照相馆里假背景下的婚礼 ***期间 农民手持铁锹的婚礼 本世纪 流行个性婚纱照 2 婚礼的演变特点 婚嫁观发生改变 反对父母*** 主张婚姻*** 婚俗发生改变 开始删繁就简 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丧礼趋于简化 并出现了带有强烈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 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和公墓 新中国成立后殡丧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 剪辫易服 四 习俗风尚的变化 1 背景 近代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不仅仅在***上 经济上发生着巨大变革 连习俗与风尚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移风易俗成为时代潮流 2 特点 既有追新慕异 去土存洋 又表现出新旧并存的特点 一批属于封建迷信 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被剔除 取而代之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习俗改良后的新习俗 这种新习俗和中国传统习俗共同存在 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局面 三 变化的主要因素 1 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 辛亥***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开放等 对社会*** 经济 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2 ***战争后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 经济 文化势力进入中国 引起中国社会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深刻变化 3 近现代以来 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交汇与碰撞 推动了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西方*** 经济 文化的深刻影响 外来的 中国自身的社会变革 戊戌变法 辛亥***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 ***开放 内在的 四 变迁的特点 1 在***战争后直至***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 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 呈现出既追新慕异 去土存洋 又新旧并存 中西合璧的特征 2 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 又重新趋于封闭化 ***化 3 ***开放以后 由于观念的转变 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 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1 中国近代女子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是 a 旗袍b 连衣裙c 上衣下裙d 长袍2 在广泛吸收欧***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 a长袍马褂b中山装c列宁装d西装3 影响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有 辛亥***与中华***的成立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 ***开放 外来文化a b c d a b a 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 怀中紧抱着 太上感应篇 坐进30年代的汽车里 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 南京路上 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 最让吴老太爷大受***的 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 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 那***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 翘起了******的一双白腿 简直好像没
温馨提示:
1. 文档收藏网仅展示《浙江省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高中历史 专题四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文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doc.bogoing.com/doc/49dca4eab8172477.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