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收藏网

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时间:2023-03-20 03:56:43  热度:0°C
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分析2008-7-3 14/50/08 文章来源:德清县教育局教研室 作者:臧文或 (阅读次数: 1720) 一、试卷总体评价1 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广,从题型、分值、知识结构等方面看,能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试卷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是一份比较理想的阶段性评价试卷。2 注重考查“双基”的同时,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与运用。如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功与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功、电容等。本卷将基础知识的考查蕴涵于具体的物理情景之中,而不是直接用文字形式加以考查,这是本卷的一个成功之处。3 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和规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科学问题的能力,部分题目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第1题考查物理学史;第5题考查行星运动规律;第8题水流星表演;第21题嫦娥一号等,都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理念。4注重考查实验原理和技能的同时,适度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本学期共两个学生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全部考到,还设计了一个弹性势能的演示实验(第18题),体现了注重实验考查的同时,兼顾非主干知识(弹性势能)的考查。5/ 本卷对知识点的考查略有遗漏,如带点粒子在电场中偏转这一重要知识点没有考查,二、主要差错及原因分析(主观题部分)题号满分值平均分得分率主要错误错误原因分析13430/75同步卫星周期和轨道平面错误没有掌握同步卫星的概念和运行规律14430/75线速度、角速度的比例求解错误1/ 不清楚皮带轮传动装置的特点;2/三个量之比的运算能力欠缺。15640/67电场强度的计算和方向错误概念没有掌握1664/80/80第二空为:加速运动实验原理不清楚1764/20/70第(1)题主要错误选B;第(2)题常见错误: /1/ 不清楚砝码与钩码的区别;2/ 没有掌握打点纸带上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18210/50常见错误:选B或C1/ 归纳能力和推理能力欠缺;2/ 不清楚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1986/20/781 物理公式表达不准确、字母混乱;2 指数计算、单位等错误;3 功的正负错误。1 基本概念掌握不扎实;物理量的意义不清;2 平时解题的规范训练及矫正力度不够。2083/50/431 对运动过程不清楚,不会正确选择物理规律解题;2 字母运用不规范;3 研究对象错误。1/ 基础知识不扎实,不会正确写明相关公式;2/ 规范表达不够。21104/80/481/直接写出 或 /2/公式错误,字母混乱;3/ 运算错误,如忘记开根号,比例颠倒;4/ 左右两边轨道半径不一致;5/ 利用地球质量、引力常量、地球半径等数据进行计算而出错;6/ 通过计算周期求解错误。1/ 研究对象不清,中心天体与围绕天体混淆;2/ 推理、运算能力差;3/ 等式两边半径不一致;4/ 思路不灵活,不会等量代换;5/ 不会用类比方法解题;6/ 死套公式,不清楚公式中物理量的含义。22102/50/251/ 漏掉小球受到的一些力;2/ 合力的求解错误;3/ 把小球运动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4/ 认为只有一个电场力做功改变电势能。1/ 受力分析的能力欠缺;2/ 能量转化的分析不全面、不清楚。3/ 没有分析清楚小球做匀变速运动。 三、教学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本试卷看似简单,但学生的得分率并没有有些老师预计的那么高,如第18题对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的考查,得分率不高;第20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的简单应用而已,是会考要求的题目,但抽样得分率仅为0/43。可见,普通班的不少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时,往往只会用动力学的方法,不会用能量的观点解决曲线运动。2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注重培养再现物理情景,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按新课程的理念或新课程的高考要求,在今后教学中,应尽量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出发(即溯源),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重视课本知识的应用、迁移、拓展和综合,特别是与实际知识相联系的应用和迁移,才能真正把物理学好。如本卷中第8题水流星表演;第21题嫦娥一号等,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3加强物理语言运用技巧的指导,重视作业规范化训练及矫正,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思维和习惯。学生解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用物理语言表达自己思维,展示物理情景和规律,从而达到解题目标的过程。其中正确使用物理语言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受力分析就是解题的“钥匙”。如第20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的简单应用,物理过程一目了然,但普通班学生的得分率相当低(不到0/4),不习惯于受力分析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尽可能的多拿分,如何让学生规范解答,教师如何更好的引导与矫正,是我们今后教学(尤其是普通班)的又一个课题。4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注重基本仪器的使用除认真做好教材编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活动外,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让学生多动脑、动手进行实验。本卷中第16、17题是源于课本的题目,只要认真做过这两个学生实验,一般不会失分,但第18题是一个高于课本的实验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既反映了新课程的理念,又体现了今后高考***的一个方向,是实验教学中一个有益的尝试。 试卷分析人:德清一中 谢益民2008年7月3日怎样进行高中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的意义 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和学的质量的检验。考试对教学有巨大的指挥作用。在试卷分析工作中,要运用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考试结果进行研究,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进而找到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改进的 措施。考试结果可以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得失。例如反映出各个教学环节的一些情况,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状况、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我们在命题的时候,有多方面的设计。考试结果可以反映命题和考试本身的一些情况,也就是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的情况。分析这些信息,能引起我们很多思考,可以形成一些认识,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可以供领导决策时参考,供自己作为制定工作策略的依据,对学校老师和学生提供指导。可见,试卷分析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有一种试卷分析是做试题分析。为了说明检测的结果有效,要对检测工具试题和检测过程做科学的说明。这就是试题分析。实际上每年高考以后,我们都做试题分析。每年高考试题评价会,那就是评价试题,分析试题的设计、试题的特色、试题对教学的导向,评判命题的质量。此外,教育科研中,对测试还有的特殊的要求。要研究测试的设计、测试结果或统计结果的分析,对于有效性的检验等等,单有一套理论和方法。 二试卷分析的原则 1看对象,有针对性。不说那种千篇一律***的套话。不同对象例如:局长、区长、学校领导来了,要听汇报。这是一种。面向本学科的任课老师,这又是一种。对学生,又是一种。这三种试卷分析,对象不同,内容和各方面的要求就有所不同。 2不搞走过场的表面文章。目的是不断地提高我们工作的科学性,有效地指导工作。 3进行科学的统计,定性与定量结合。光定性说一些看法、观点,没有数量的分析不行。要有科学统计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结合。4深入思考有关的问题,形成观点和见解。不就事论事,不上习题课,不讲怎么解题。观点和见解是来自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对考试和试卷演变的轨迹,对学生的情况,教学的规律,都可以做一些研究,得出分析和判断。另外,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
温馨提示:
1. 文档收藏网仅展示《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分析》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文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doc.bogoing.com/doc/5eb513934d947f6a.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