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那些席卷而来的“年迈波浪”,是如何改变着人们以及人们每日的生活呢?——教会我们这一点的,是父母。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只有赡养父母之后,我们才能体会到衰老究竟为何物。
在自己逐渐衰老的同时,还要目睹父母的衰老,这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父母变得步履蹒跚,像拼图丢了一片,继而记忆不断减退,就像拼图又少了一片,不久之后,日常生活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姿态赡养父母。如何面对衰老的父母,又该如何与他们相处——这是最困难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因为希望父母能够安享晚年,所以才劳心劳力地照顾父母。在现实中,很多人一边想竭尽全力照顾,一边又为望不到头的日常护理而心力交瘁,最终导致在精神上陷入绝境。
这时,人们会冲着父母大喊大叫,争吵之后再悔之莫及,这种行为完全与希望父母颐养天年的心意相违背,会导致自己和父母都陷入怨天尤人的状态之中。
阿德勒曾说:“所有烦恼都是人际关系方面的烦恼。”赡养父母的烦恼也是一种相处的烦恼,而且和年迈父母的关系的确是各种人际关系中最为复杂的。这是因为亲子之间比任何关系都更亲近,并且历时最久。
无论是在怎样的人际关系中,若非某一方率先妥协,就不能改变现状。这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如果无法改变他人,那就只能改变自己。在与需要我们照顾的父母相处时,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下定决心改变自我。
父母总是翻来覆去地念叨陈年旧事,或总说一些任性的话,这些难免令我们感到困扰。但转念一想,年迈的父母所剩的岁月并不长,我们能和父母相处的时光也越来越短暂,所以哪里还有时间去生气。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不再为各种不顺心生气的心理准备,以及拥有接受现实的勇气。
本文选自《老去的勇气》,[日]岸见一郎 著与年老的父母相处应该因人而宜,注意在感情上的投入与关注经常回去看看他们,他们现在不需要物质上的,他们需要精神上 的安慰,多打电话,不要让他们伸长脖子盼你回去,在怎么样你还是他们的孩子,是他们手心里的宝,永远是他们时时刻刻挂念的孩子。如果有能力的话接到身边,不要嫌弃他们,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父母都健在是多好的事,多孝敬他们,多陪他们说说话,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祝天下父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