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917期。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毛***的身体状况逐年下降,1974年曾长时间离开北京,到长沙休养治疗。此时毛***已经是81岁高龄,处理工作、做重大决策都不是很方便,周***为了照顾***,专门将北京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整理总结,乘飞机去湖南见毛***,当面汇报请示。
此时周***的身体也很差,患有癌症,但为了国家大计他不辞辛劳前往长沙,与毛***促膝长谈。两人的工作沟通,涉及重大***问题,***一一进行了批示。在***回北京之前,***曾交给他一张批条,上面的内容周***是知悉的。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一向服从***安排的周***,却直接把这张批条收了起来,没有按***的指示办。直到1976年周***病逝,这张条子才被工作人员找到。怎么回事呢?
在整理周***遗物时,毛***两年前的批条也“重见天日”,上有“同意***同志担任全国***副委员长”的批示。邓大姐是周***的爱人,***身为正国级***,为了避嫌他长期“委屈”妻子***。邓大姐此前只担任过全国妇联***,没有真正出任党政要职。当然对于周***的考虑和安排,***同志是无条件支持的,几十年来毫无怨言。
毛***了解***的资历,她在战争年代的履历,比***多数女同志都要突出;同时***也很欣赏***一家的高风亮节。但伟人心思细腻,即便1974年时身体已经很不好、精力十分有限,却还是考虑到了***的任职问题。***知道周***永远不会替***提职务要求,因此他便亲自写条子交给***,要给***安排一个副国级岗位。周***自然清楚毛***的用心,但他没有表态,只是默默把那张条子带回北京并锁进抽屉里,直到将近2年后才重见天日。
周***并非固执之人,他的考虑十分全面。国务院***夫妇,若都出任国家的重要领导干部,未必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可能给其他干部以不好的示范,导致***集中产生裙带,到时受损的是***。周***与邓大姐有过约定,只要***还在政府内任职,***就不会出任较高职务。周***从未违背过毛***的指示,但这一次是个例外,可以看作是一件“家事”。周***决定自己做主了,他把条子锁起来,甚至都没有告知***,也没有向毛***汇报事情的推进情况,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在周***去世之后,邓大姐也履行完了夫妇俩之前的“约定”,于1976年底成为全国******会副委员长,兑现了毛***那张“迟到”的批条。生涯后期的***,先后担任多个重要领导职务,尤其是1978年***开放开始后,为国家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