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收藏网

2013高中*** 专题五第三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时间:2023-01-26 03:39:39  热度:4°C

1、第三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合作探究学习/社会热点链接/速效提能演练/第三框/自主预习学案/目标定位/一、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二、重点知识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我国市场主体的培育、市场体系的完善 3建立有效宏观调控体系的措施及意义/自主预习学案/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在八届全国***一次会议上,_被写入宪法,标志着它的发展有了_的保障。 21993年召开的党的_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了如下规定: (1)坚持_为主体、_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_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_、_、_、_的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

2、济/根本***/十四届三中全会/公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国有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_,实现_市场紧密结合,_市场与_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政府_的职能,建立以_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_为主体,_优先、兼顾_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_的道路。/市场体系/城乡/国内/国际/管理经济/间接手段/按劳分配/效率/公平/共同富裕/(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_,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_、_和_

3、是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 二、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1市场主体主要有三类:_、_和_,其中最基本的是_。 2十四大以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_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_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企业/家庭/政府/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微观基础/思考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提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和非有公制经济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1建立完善的_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4、重要环节。 2十四大以后,我国的_市场发展加快,_的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增强。 四、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1建立完善的_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市场体系/生产要素/市场形成价格/宏观调控/2宏观调控体系包括调控_、_、_、方式等。 3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完善的_体系逐步形成。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十四大以后,随着各项***的深化,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在21世纪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目标/任务/手段/宏观调控/简要回顾/合作探究学习/1八届全国***一次会议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写入宪法,标志着它的发展有

5、了根本***的保障。 2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出了具体规定。/3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围绕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这三大环节,加快***,逐步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开始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4在21世纪之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友情提醒】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从这一体制的自身发育水平来说,各个环节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为了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了适应扩大开放、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完善我国

6、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其发展模式就会引起人们的模仿;如果其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问题,其发展模式就必然引起人们的警惕。对中国来说,有必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中成功的运作方式,创造具有***的、有效的、新的发展模式。/(1)造成市场经济模式千差万别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你认为在不同市场经济模式及其运行方式中,值得中国借鉴的东西有哪些? 【解析】第(1)问的答案比较分散,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归纳能力;第(2)问的答案应该从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共性中去寻找答案,借鉴的东西应该是别国成功的因素。

7、/【答案】(1)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所有制结构不同,收入分配方式不同,政府作用的范围和方式不同,其市场经济的模式也不同。此外,各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还受到本国国家制度、历史文化、经挤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中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应学习借鉴不同市场经济模式中能够反映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东西。坚持市场化***的方向,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1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 (1)含义:是

8、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整体功能。/2要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原因 (1)单纯的市场调节有弱点和***。首先,具有自发性。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在价值规律的调节下追求自身利益,某些商家就有可能为了挣钱而损人利己,这就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其次,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分散经营,不可能掌握全面信息,也不可能控制其他经营者的行为,更无法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只能根据自身掌握的有限信息

9、进行生产,生产决策方面有很大的盲目性。/再次,市场调节本身具有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信息与生产调整后的产品产出有一定时间差,特别是周期较长的农业生产更是如此,这也会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因此,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建立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平衡运行,有利于克服市场的***,有利于国家经济总量的平衡,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了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

10、控体系。 (1)材料中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宏观调控能不能取代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第(1)问结合所需经济学常识回答即可;第(2)问解答时首先要作出判断,然后指明原因即可。 【答案】(1)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宏观调控体系包括调控目标、任务、手段、方式等。 (2)宏观调控不能取代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落实新“国五条”加强宏观调控/社会热点链接/国务院******2011年7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

11、研究部署继续加强调控工作,并提出五点意见。会议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断巩固和加强调控效果。 一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职责。各地要从严把握和执***价控制目标,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确立的各项调控政策,/房价过高的地区要加大控制力度,着力改善供求关系,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二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确保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11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要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工程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分配制度和退出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分配公平公正、

12、管理科学有序。 三要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已实施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要继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 四要认真落实今年的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投放。认真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五要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抑制租金过快上涨。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1市场调节具有弱点和***,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保持经济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

13、持国际收支平衡。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这些手段各有所长,相互补充,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1******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这表明() 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宏观调控在稳定物价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AB C D 解析:选B。从题干信息看,政府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以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入选。国家重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坚持以人为本,故入选。错误,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不符合题意。/2有人说“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只有手拉手,经济才能往前走。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其中的经济学道理。 答案:(1)市场调节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宏观调控被称为“看得见的手”,两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它们相互补充。市场调节是基础性的手段,宏观调控是弥

温馨提示:
1. 文档收藏网仅展示《2013高中*** 专题五第三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文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doc.bogoing.com/doc/762d7522a40996df.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