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收藏网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时间:2023-03-20 03:56:56  热度:0°C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金刚石 石墨和c60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 第2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但随着温度升高 碳的活泼性大大增强 在点燃 加热和高温下 碳能和很多物质反应 2 碳具有可燃性 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2 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生成co 3 高温下 单质碳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时 可以夺取某些金属氧化物中的氧 表现出还原性 焦炭可用于冶金工业 此外 碳也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1 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既不容易失去电子 又不容易得到电子 因此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 碳与氧气反应 反应物的量不同 产物不同 但反应都放出热量 3 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时 1 其装置与用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 2 木炭粉与氧化铜粉混合均匀 3 由于反应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加热时酒精灯的火焰加网罩集中火焰加热 或用酒精喷灯 4 实验结束后 要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5 要将试管中的粉末倒在白色的纸上 观察有红色的固体物质生成 1 碳的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2 可燃性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还原性 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的实验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不活泼 黑色粉末变红 知识点一碳的稳定性1 2015 成都 同学们填写的 毕业生登记表 需要长期保存 因此书写时必须使用 a 铅笔b 圆珠笔c 红墨水笔d 碳素笔2 用木质电线杆时 常把埋入地下的部分表层烧焦 其主要目的是 a 烧死蛀虫b 使木杆变硬c 烘干木材d 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碳层 d d 知识点二碳的可燃性3 下列说***确的是 a 铅笔芯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b 金刚石性质稳定 即使在炉火中也不会燃烧c 一定条件下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d 碳充分燃烧时放出热量 不充分燃烧时吸收热量 a a 5 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1 反应开始后 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反应中有 生成 被加热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2 反应完成后 把被加热的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可以看到有 色的铜 这是由于 3 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4 实验结束时 应先 再撤掉 亮红 木炭有还原性 能与氧化铜反应 生成金属铜 使酒精灯的火焰集中 使被加热部位的温度更高 把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 酒精灯 6 在一定条件下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单质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cob co2c o2d cuo7 两份质量相等的碳 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 则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 a 3 4b 3 8c 2 1d 1 2 a c 8 兰州中考 2013年3月 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碳海绵 碳海绵 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 主要成分是石墨烯纳米管 两者都是碳单质 下列关于 碳海绵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 具有吸附性c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a 9 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 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炭粉 1 炭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 黑*** 易溶于水c 可燃性d 常温下稳定 2 将炭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碳表现出 填 氧化 或 还原 性 b 还原 10 有如图所示变化 1 写出化学式 a b c d e c和cuo cu co2 cuo co 11 小义同学在实验室把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7 2g 在老师的指导下 用酒精喷灯加热使之充分反应 ***后称量固体剩余物为12 8g 试问该同学所称量的cuo为多少克 12 某实验探究小组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其操作步骤如下 取一片铜片 用砂纸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使其表面呈光亮的紫红色 用酒精灯将上述铜片烧到红热后 立即伸入到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到的现象为 铜片表面变成 色 在一支干燥的大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经烘干处理过的木炭粉 再将经过 2 处理过的铜片部分埋入木炭粉中 黑 按下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种仪器 加热大试管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后 先移走导管 后停止加热 变浑浊 待试管***后 用镊子取出铜片 洗净后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 1 填写上述各空 2 中用到的夹持仪器是 填名称 3 中 先 后 颠倒 造成的后果是 4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铜片表面埋入木
温馨提示:
1. 文档收藏网仅展示《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文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doc.bogoing.com/doc/b6ed096d7ae599ef.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