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收藏网

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x

时间:2023-03-20 03:58:12  热度:1°C
第六单元测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昳丽(y) 崩殂(c) 兜鍪(mu) 陟罚臧否(zh)B窥镜(ku) 曹刿(gu) 裨补(b) 妄自菲薄(fi)C玉帛(b) 狗窦(du) 舂谷(chng) 一鼓作气()D旗靡(m) 驽钝(l) 臣妾(qi) 门庭若市(tn)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一鼓作气,再而衰(第二次) B旦日,客从外来(第二天)C朝服衣冠(朝廷) D性行淑均(公正、公平)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5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分)A公将鼓之 B吾妻之美我者C此皆良实 D夙夜忧叹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曹刿论战选自纪传体史书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诸葛亮的出师表选自国别体史书三国志。B日本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中作为一只猫的“我”,只能把看到的故事用“我”觉得最有趣荒诞、新奇、夸张、诙谐的方式讲给人们听。C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D“城市的记忆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此句为并列关系的复句。7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庶竭驽钝,攘除***凶, , 。(诸葛亮出师表)(2) ,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王磐朝天子咏喇叭)(3)十五从军征中“乡里人”委婉道明老兵家败人亡***的句子是: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巧妙地写出了边塞特有美景的诗句是: , 。(5)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面对一江流水思接千载,发出“ ? 。 ”的咏叹。8综合运用。(6分)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 )(2分)仍怜故乡水,***送行舟。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2分)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谜底)陶渊明(谜面) , 。(谜底)陆游(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2分)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二、阅读理解(44分)(一)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9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10对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B“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二)【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子鱼论战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之余,不鼓不成列。”【注释】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流。既:尽,全部。济:这里指渡过泓水。司马:统帅***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门官:国君的卫士。重(ch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禽:同“擒”。二毛:头发花白的人。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之余:***者的后代。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肉食者鄙( ) (2)又何间焉( )(3)门官歼焉( ) (4)公伤股(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又何间焉且焉置土石B小大之狱古之为军也C必以分人不以阻隘也D战于长勺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3给【乙】文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彼 众 我 寡 及 其 未 既 济 也 请 击 之。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寡人虽***之余,不鼓不成列。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甲】文中鲁庄公听取曹刿的建议,***上取信于民,并在战争中抓住战机,因此在长勺之战中取胜。C【乙】文中宋襄公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及其未既济”或“既济而未成列”。D【乙】文中泓水之战宋襄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以“君子道德”之义作战,妇人之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三)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注释】佚(y):同“逸”,逃跑。厩(ji)人:马棚的差役。躐(li):超越。趣:同“促”。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组:编织。1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乡寡人曰( )(2)昔者舜工于使人( )(3)然犹策之不已( )17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定公躐席而起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D舜不穷其民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18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19 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分) (四)世界还很年轻刘丽丽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挥,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杈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杈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得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夜晚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选自中学生阅读2018年第7期)20 第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作者认为“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21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4分)(1)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从修辞角度) (2)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 2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3分) 23 文章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何用意?(3分) 24请阅读选文第段画横线的句子和下面材料,说说选文中的母亲对“我”及材料中***的母亲对***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分)材料: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的道路。(***回忆我的母亲) 三、作文(50分)25一弯月,是故园对游子的呼唤;一缕风,是荒漠对绿洲的呼唤;一阕词,是民族对经典的呼唤离乱的国度呼唤和平,崭新的时代呼唤奋斗,共同的梦想呼唤担当请以“_的呼唤”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 C 2/C 3/ B 4/D 5/D 6/ A 7/(1)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2)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3)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4)忽如***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5)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8/(1) (2)铁马冰河梦 驿外断桥梅(3)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9/抒发了作者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强烈的愤慨的思想感情。10/D 11/(1)目光短浅 (2)参与 (3)被*** (4)大腿12/D 13/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14/(1)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2)我虽然是***者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15/C 16/(1)同“向”,从前(先前) (2)擅长(善于) (3)用鞭子打(驱赶)
温馨提示:
1. 文档收藏网仅展示《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x》的部分公开内容,版权归原著者或相关公司所有。
2. 文档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免费公开的渠道,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通知我们立即删除。
3. 当前页面地址:https://doc.bogoing.com/doc/bd8f872c4b4e2dc8.html 复制内容请保留相关链接。